喜憨儿洗车三个能否适合大多数社会组织
2025-07-24 21:12:06
  • 0
  • 0
  • 0
  • 0

七月初从江西南昌回来二十多天一直没有出门,七月流火,大江南北热浪袭人。

这几天素有避暑胜地的黑龙江省宝清、东宁等地天气预报显示37°,这样高温天没有特殊事情不易出行,在公益游学间歇期正好看看有关社会组织书籍和文章。

这几天看《社会企业家精神-创造性地破解社会难题》一书,书中介绍了国内10家在各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企业,这10家社会企业为具有广泛且棘手的社会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喜憨儿洗车就是书中一家社会企业。

这本书介绍喜憨儿洗车文章题目是《喜憨儿洗车:心智障碍者的梦想家园》,文章作者有四位,分别是李晓光、王建英、徐京悦、王强。

文章对喜憨儿做了简单介绍,喜憨儿是人们对心智障碍人士带有人性化和爱心的称谓,心智障碍包括唐氏综合症、脑瘫、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自闭症,表现为心理和智力方面的障碍。“喜”为疼惜,“憨”是昵称,“儿”意指“永远的孩子”,引申为疼惜憨儿,憨儿欢喜。

喜憨儿洗车于2015年在深圳成立,它创立了心智障碍人士洗车服务标准、流程和培训体系,帮助其变受助者为助人者,获得第六届中国慈善项目大赛决赛金奖第一名。

再过几日喜憨儿洗车将迎来10周年庆典,这10年正如喜憨儿洗车创始人曹军所说:喜憨儿由社会资源消耗者成为社会服务提供者,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喜憨儿做到了!

曹军的孩子7个月时被诊断轻度智力障碍,从此他开始为孩子未来寻找答案。

2015年,曹军和十几个喜憨儿家长经过认真考察和探索,筹集100万元人民币决定开设洗车项目,他们选择洗车项目有两点想法,一是适合喜憨儿们特点和能力,二是市场刚需多频。

十年前他们提出这两点想法正是符合社会组织特点,即选择项目从需求出发、从实际出发、从解决社会问题出发。

为喜憨儿选择洗车项目是一件新生事物,项目是否能成功曹军当时提出三个问题:能否做到、能否做好、以及能否持续。

十年前曹军提出这三个问题,十年后对于社会组织来说这三个问题同样重要,这些问题需要社会组织回答并且必须要回答,做到、做好、持续,是衡量一个项目是否成功的标志。

曹军表示:这三个问题不仅是对投资人负责、对喜憨儿负责,更要对用户负责, 喜憨儿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对喜憨儿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项目要做持久必须要赢得市场赢得用户满意和支持,靠爱心和道德绑架不是长远的事情,必须满足各方需求才能走得久远。

他对三个问题进行详细解读:前后两个问题是要验证是否适合喜憨儿的能力和特点,“能否做到”主要验证洗车是否匹配喜憨儿的比较优势能力;“能否持续”主要验证洗车是否匹配喜憨儿的兴趣特点,坚持做下去。

“能否做好”这个问题主要是通过市场和顾客的反馈和认可加以验证,留住顾客的前提是要做好,“能否做好”的关键是喜憨儿洗车能否市场化,达到同业竞争水平。

曹军提出的三个问题不仅考虑到喜憨儿这个特殊群体,更重要考虑到了服务对象,他用市场、用服务对象定位项目是否能持久发展,市场思维、市场竞争对于喜憨儿这个特殊群体来说有些残酷,但是市场是不相信眼泪的。

喜憨儿洗车从2015年设立到今年整整十年时间,这不是靠情怀和奉献获得的,重要的是他们接受了市场的验证和考验。

喜憨儿洗车虽然员工特殊,但洗车标准一点都不特殊,他们工作的要求是“同样的价格,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干净”,同时“谢绝小费”。

从2015年开店至今,喜憨儿们已经为超10万台汽车服务,“喜憨儿”已在全国开设37家洗车中心,为超过400名智力障碍人士提供就业机会。

2022年5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文件,支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喜憨儿洗车”项目;同年8月,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发布文件,在广东省复制“喜憨儿洗车”;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也推出了《中国智协关于推广智力残疾人就业项目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喜憨儿洗车”项目。

深圳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林刚认为:喜憨儿洗车服务模式能在全国快速推广和复制,破解了智力障碍、孤独症人士的就业困境,摸索出了一条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径,也在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激活了在地化资源,如残联、爱心企业等。

高温天在家里想着喜憨儿洗车项目,该项目之所以能持久10年,可能还会持久多年,他们成功和经验是项目选择时就考虑到“能否做好”这个问题,他们把“做好”作为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不靠特殊群体招揽用户,他们靠实实在在服务赢得用户、赢得市场,喜憨儿洗车服务是社会化、市场化,十年间他们经受了市场的考验。

喜憨儿洗车三个能否让他们走过了十年,这三个能否同样适合当下大多数社会组织,“能否做好”选择项目,用户思维、市场思维进行运营,走社会化、市场化之路,持久性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