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送考有必要吗?徐老师一句话引发大家热议
2025-06-10 19:59:12
  • 0
  • 0
  • 0
  • 0

这几天高考话题一度上了热搜榜,打开手机一些社会组织服务高考大军信息扑面而来,一年一度爱心送考队伍再度引发关注。

6月7日高考第一天上午,全国知名公益慈善领域专家、上海卓越公益事业评估中心理事长徐本亮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些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心助考信息,他在德鲁克思想共学社群里说了一句话:爱心送考有必要吗?志愿者是宝贵的资源,应该用在解决社会痛点、难点问题上。

徐老师作为全国知名公益慈善领域专家对爱心送考提出自己的看法立即引起群内公益伙伴关注并展开讨论,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公益伙伴纷纷发表自己意见和看法,徐老师对大家意见和看法适当地进行了交流。

公益伙伴:个人觉得能力范围之内是也可以参与的 ,天气炎热可以为高考家长提供饮用水、风油精之类的服务 力所能及吧!

公益伙伴:也谈高考,浪费这么多财力物力人力,无非就是为了自己心安,粉饰太平,这个社会病了,捧得越高摔的越重,建议应届毕业生可考虑进入家政行业,此时的热闹对比毕业后的狗都有嫌,人间喜剧莫过如此。

公益伙伴:体制之弊一时难改,社会组织为考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不是坏事,同时也是与社会各界很好的一个链接机会。

徐本亮老师:公益不等于免贵。

公益伙伴:我们志愿者都是自发参与完全无偿,所以任何时候我们做好自己 问心无愧就好,想太多就失去了公益人的初心。

公益伙伴:选择不同,发展不同,结局不同。

徐本亮老师:志愿服务是自愿的。志愿者可以自主选择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但是由社会工作部或有关部门组织搞爱心送考是不合适的,志愿服务要多做雪中送炭。

公益伙伴:公益项目的选择是多重的,我们是纯民间公益组织,所有公益活动的开展都是自主发起。

公益伙伴:可以理解。我们这里也有很多高考护航的爱心活动,后面还可以组织高考志愿填报帮助的志愿活动。帮助他们做做生涯规划。尤其是困难家庭的孩子,他们身边的家长亲友大多不懂,很需要有人指指路。

公益伙伴:其实最早的爱心护考车队是为一些离考场比较远的贫困考生和一些遇到意外受伤等突发情况的考生准备的。后来,各种元素加入之后,慢慢的,就变成了一支庞大的车队……

比如有网约车公司、驾校参与,他们就愿意多派车、多宣传、多打广告。

农夫山泉和润田、娃哈哈,为了抢在考场门口的送水点,都快打起来了。

公益伙伴:高考关系千家万户,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企业、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等开展各种活动,借势引流,各取所需,这是社会的进步,应该多包容。

公益伙伴:我们做的高考护航都是从教育局要了有困难的学生名单 然后实地走访调研,一是为了考试期间来回一对一接送,中午安排爱心餐。后期填报志愿,二是通过实地走访了解情况后从名单中选择几位确实家境贫寒的进行领书助学及链接资源给孩子提供帮助。

徐本亮老师:精准服务, 雪中送炭好。

公益伙伴: 徐老师说得好,无谓的送考是资源的浪费。

公益伙伴:我觉得我们的不是浪费资源,因为我们去的一个家里,农村的独自一人生活。

公益伙伴:我们每年都有开展对困境学子的助学活动,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不管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很好了,没必要为了迎合别人的声音而停止想要向前的脚步, 人各有志相信一句话:你心中拥有什么 眼里看见的就会是什么

公益伙伴:小时候读《小马过河》,有的同学说小松鼠说的对,有的同学说老黄牛说的对,大家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老师在一旁默不作声,唅首微笑。成年后,才知道,没有对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公益伙伴:这个投入就是有效投入,做公益的先要明白初心。再就是效率,拿捐赠人的钱做不出成绩就是浪费。

志愿者的爱心助考与徐教授的项目思维,我们要辩证去认识,思想通了,心结就解开了。

做志愿者需要志愿精神,做志愿服务项目需要德鲁克思想,要讲有效性。

公益伙伴:当志愿组织能够清晰定位自己服务使命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时,也就是能看清这个组织发展能否长久和对比段位高低之时,志愿服务资源珍贵,且行且珍惜。

徐本亮老师:对一些问题大家有看法、有交流,这是好事情!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