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中国女篮在深圳获得亚洲杯季军,这是事先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事情。
三个月前中国篮坛代表性人物宫鲁鸣再度出手执掌中国女篮,目标直指这次亚洲杯冠军,可是事与愿违中国女篮这次亚洲杯半决赛败在日本女篮脚下,连进入决赛资格都没有,这次亚洲杯中国女篮特别是宫指导在一片争议中落下帷幕。
从宫指导上任到选拔球员海南集训,以致最后落实国家队队员出征亚洲杯就争议不断,特别是宫指导将球迷喜欢主力球员挡在国家队大门外,更加引发一浪接一浪的争议,这样或那样的争议,很多都是旧与新、老与小的博弈,是新老观念的焦灼,也是老与新的较量。
对宫指导此次出山自己持支持态度还有一些佩服心理,已经功成名就年近七旬老人为何要执掌中国女篮这个烫手芋头?他要名还是利?过去实践已经证明宫指导对名和利都没有兴趣,他有几十年篮球职业生涯的积累,已经是一个不愁吃喝淡泊名利的人,是一个可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男人,还有人家贤内助具有的强大经济实力根本不需要他这个男人再去一线拼搏赚钱,这里唯有一点可以证明宫指导还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在中国篮球跌入低谷时候他还想凭一己之力为中国篮球振兴做点什么,发挥一点看得见摸得着的余热,从这一点上自己是非常佩服宫指导的,这也符合我们五六十年代人性格和作风。
宫指导年近七旬再度出山自己是持积极支持态度,因为从年龄来说自己与宫指导同属五六十年代这批老人,可是实践证明有时候有些事情还真的不适合老人做了,现在一些事情不管老人能力和精力如何都不适合做了,适合年龄小的事情就做好交接棒。
现在很多领域需要新陈代谢,需要与世界先进接轨,老人的优势是经验和经历,可是有时候恰恰是这些经验和经历在阻碍着一支队伍的成长和进步,因为这个世界发展变化太快,时时需要与世界接轨。
当下世界篮球发展趋势是快、准、灵,看日本女篮队员在场上不停地跑,眼花缭乱不知道场上有几个队员,她们一直在跑,在不停地跑动寻找着机会,反之我们女篮队员更多是站立打球,每个人位置相对独立,很多时候因为自己位置不变化而被对手控制住,这样以来自己身高优势顿时消失,扬长补短在比赛中成了一句口号。
一个是通过跑动寻找机会,一个是站立等待机会,谁输谁赢显而易见,机会是跑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
宫指导代表老一代人,这也让这个年龄段人反思自己究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个年龄擅长做什么应该回避什么?不应该做不应该做的事情,不应该做自己不擅长应该回避的事情!
不论什么时候认清自己很重要,特别是年龄大的时候真的是输不起的时候,因为已经没有时间甚至没有机会再来证明自己,亚洲杯已经结束,接下来还有奥运会、世界杯,接下来宫指导的压力会有多大只有他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