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在省内S县办完事联系拼车准备往哈尔滨返,不大工夫一个女同志打来电话询问人数和上车地点,不大工夫这个女同志打来电话说已经到达约车地点,是一辆白色比亚迪车在路边就能看见。
在路边看到一辆SUV白色比亚迪车,把随身行囊放到汽车后备箱上车发现开车的是一位中年女司机,这些年在省内经常坐拼车还是第一次遇到女司机,拼车司机不仅要开车还要在路上不断地联系乘客,手脚和五官需要并用,这不是一件简单容易事情。
拼车后排座已经有一位乘客,自己按照事先说好的坐在副驾驶座位多加了10元钱,女司机开车去接第三个乘客,她在等客时一溜小跑买回两瓶一元钱一瓶矿泉水,她自言自语说走得急忘了带水只好买水喝。
最后一位乘客上车地点在县城外一个驾校附近,是一个年轻女孩,她上车抱怨说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没有坐上车,不知道什么原因她约好的拼车都把她拉下了,她急得中午饭都没有来得及吃。
女司机听后顺手把一个面包递给她,让她先吃点别饿着,女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嘟囔:不讲究、怎么就不讲究。
看到中年女司机把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吃得面包送给素不相识女孩子,自己一下子对这位沧桑又自信的女司机有了良好印象。
下午开车容易犯困女司机与后座一位去南方打工男子聊起天,他们两人东一句西一句聊着,自己迷迷糊糊听着。
女司机原来在县里一家企业上班后来下岗开始买手腕子(当司机拉活),她在新疆和北京开车挣过钱,疫情后回到县里买了这台比亚迪车开始干拼车拉活t,她每天往返县城和省城哈尔滨之间,一个来回如果顺利需要八九个小时,不顺利当天回不来只能在哈尔滨住一宿,他们为了省钱一般不去住旅店,经常去浴池既能洗澡又能睡觉休息。
她一天能有200-300元收入,辛苦一点每月能挣一万元多元钱,丈夫在村里种植水稻年头好一年能有7-8万元收入,他们有一个男孩大学毕业先在国企工作几年感觉没有奔头现在跳槽去了南方一家私企,三十多了还没有结婚,成了他们家一件愁事,她现在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就是想攒点钱让孩子早点结婚成家。
女司机所在的S县黑龙江省五个贫困县之一,这里通火车是普通绿皮火车,有S县通往省城哈尔滨大巴车,S县距离省城哈尔滨实际距离不远,每天几次火车和不定点的大巴车已经不满足S县人出行,这样有了拼车营生,一些有背景人挂靠旅游公司公开拼车拉客,更多的是像女司机这样偷偷摸摸拼车拉活,一旦被人发现举报面临着巨额罚款,他们这样拼车拉客也是有风险的,一般都是熟人介绍陌生人一般是不拉。
这些年自己去S县一般都选择拼车,打一个电话约好时间拼车司机到指定地点来接,还负责送到指定位置,他们这种接送方式极大方便了出行,虽然拼车费用高一些一般人还是愿意选择这种出行方式,因为乘坐火车站、大巴车有固定时间和地点,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有些不方便,虽然拼车费用高出火车票三分之二,选择拼车的人还是很多的。
在S县周围有上百人像女司机这样用私家车拉客往返于县城和哈尔滨之间,拼车拉客就这样在半公开半地下半遮半掩中生存着。
女司机说近年来往返于县城和哈尔滨之间大多是七人座汽车,这样可以拉人多收入多一些。
女司机说自己购买四人座SUV因为自己不想为等人耽搁那么多时间,人多等候时间长,有乘客需要等几个小时她看着过意不去,自己拉人虽然少可是省心省时间,凑够四个人就走。
她说自己这台车是油电混合车,他们拼车跑线电车省钱可是需要途中在服务区充一次电,给车充一次电一般需要20分钟,让乘客这样等自己是不行的,花钱拼车人都是想早点到达目的的人,她不想在她这里耽误人家时间。
那天自己迷迷糊糊听女司机说她在乌鲁木齐开了半年车连葡萄沟、火焰山都没有去过,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悔。
她有些自豪地说那时候真有精神头从乌鲁木齐一个人开车回哈尔滨,一天跑1500多公里,三天跑到哈尔滨,如果不是家里老人需要照顾她不知道在外面还要跑几年。
那天女司机开车驶出县城走了一段县域公路,这段公路不收费来回可以节省30多元钱,她一天生活开销够了。
那天下午五点汽车驶入哈尔滨,女司机陆续把四个乘客送到指定地点,那天有两个女孩乘她的车,女孩下车后她还打两个电话询问她们是否安全到达。
她说:女孩子坐上咱的车,咱就要负责安全给人家送到。
那天六点女司机送走最后一个乘客开车来到哈西万达广场,她急匆匆去给车充电,她已经定好四个人七点钟返回S县,她有一个小时自由活动一下。
她说自己现在很满足,每次半夜到家肯定有一盏灯开着,丈夫会一直等她,她不到家他不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