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机会来了,义务教育学校每学年社会实践1周,看谁能抓住
2025-10-25 09:34:41
  • 0
  • 0
  • 0
  • 0

日前全国各地一些教育部门下发文件要求:义务教育学校每学年教学时间共39周,一至八年级新授课时间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九年级新授课时间33周,第一学期复习考试时间1周,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3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学校机动时间可用于集中安排劳动、科技文体活动等。

这些教育部门刚性要求的背后是学校对优质实践资源、专业指导服务的迫切需求,更是社会组织发挥优势、实现价值的重要契机,现在社会组织机会来了,看看哪家社会组织能抓住。

社会组织在社会实践领域有着天然的资源与专业优势,无论是深耕公益服务的慈善组织,还是专注科技科普的行业协会,擅长文体活动策划的民间团体,都能找到与学校需求的契合点:可以对接德育基地资源,为学生提供红色教育、传统文化传承等主题实践;可以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科技创新体验等特色活动;还能协助学校整合社会资源,让社会实践从 “走过场” 变成 “有深度、有收获” 的成长体验。

德鲁克思想践行者、传播者徐本亮在倾心之作《社会组织管理精要十五讲》一书中提出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顺势、借势和造势。其中,“借势”具体包括借政策支持、资源丰富、人心所向等各种利好的形势,抓住机会,冲锋而上,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资源、优化结构,以微小之力成伟大之事。

现在政府教育部门文件为社会组织参与义务教育社会实践提供了清晰路径,学校需要合规、专业、有温度的实践服务,而社会组织则能凭借灵活的运作模式、丰富的资源链接能力,填补这一需求缺口,这不仅能助力学校落实育人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更能让社会组织拓宽服务领域、彰显社会价值,实现教育与社会力量的双赢。

在此提醒社会组织参与义务教育社会实践需严守政策边界,确保合规高效。首先要时间合规,必须在学校 2 周机动时间或规定的社会实践时段内开展活动,绝不能占用新授课、复习考试等正常教学时间,同时需严格遵循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节假日安排,配合学校节奏,不建议或推动学校擅自调整假日;其次是场所与内容合规,活动地点优先选择政策明确提及的各类基地,若选用其他场所,需提前与学校共同评估安全性与教育适配性;内容需紧扣劳动、科技、德育、国防教育等主题,杜绝植入商业推广、娱乐化等与教育目标无关的元素。

此外,社会组织与学校的协同配合是成功的关键,社会组织需在活动前主动沟通方案,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学生学情调整细节,避免与学校运动会、艺术展演等既有活动冲突;活动中服从学校的统筹管理,配合做好学生纪律维护、安全保障等工作,不擅自更改活动流程;活动后协助学校梳理实践成果,收集学生、教师反馈,为后续优化活动提供依据,真正让社会实践成为学生增长见识、提升能力的 “第二课堂”。

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下,社会实践已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社会组织切勿错过这一大好机会,不妨主动对接学校需求,利用教育部门工作势头,打磨优质实践项目,用专业服务为孩子们的成长添砖加瓦,在深耕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